图书介绍

全球化视野下党的社会基础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球化视野下党的社会基础研究
  • 王炳林,阚和庆,王春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513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社会工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球化视野下党的社会基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党的社会基础——从阶级与群众的视角透视1

一、政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1

1.政党阶级基础的基本特征1

2.政党群众基础的基本特征5

3.政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辩证关系9

二、社会基础对政党功能的影响13

1.对政治参与功能的影响14

2.对政党意识形态功能的影响20

3.对利益整合功能的影响27

第二章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执政史鉴——经验教训探析31

一、西方政党的阶级性31

1.西方政党的金钱政治31

2.民众对政党的冷漠33

二、经济发展与利益整合的协调并进35

1.推动经济发展,减少社会分化35

2.关注弱势群体39

三、在扩大群众基础中加强政党的自身建设41

1.注重调整指导思想41

2.增强政党的组织活力44

3.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机制47

四、注重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50

1.清正廉洁与政党的命运息息相关51

2.反腐败必须常抓不懈53

第三章 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蜕变的教训——反思总结警醒57

一、党群关系的逐步恶化57

1.曾经的辉煌57

2.党内滋生官僚特权阶层58

3.群众基础的丧失60

二、人民生活水平低迷徘徊63

1.群众利益需求难获满足63

2.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66

三、人民民主权利受到践踏70

1.集权统治失去民心70

2.权力缺乏监督72

3.党内缺乏民主74

四、社会整合政策严重失误75

1.知识分子被排斥在苏共阶级基础之外76

2.民族问题损害了苏共群众基础的巩固和发展79

第四章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84

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具体内涵84

1.扩展党在工人阶级中的组织资源85

2.提高党在工人阶级中的感召力86

3.以工人阶级的意识品格塑造党的行为规范87

4.发展和提升工人阶级的数量和素质88

二、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根本依据91

1.工人阶级是先进的阶级91

2.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的表现95

三、工人阶级的变化对党的阶级基础的冲击98

1.当代工人阶级的变化和特点98

2.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对党的阶级基础的冲击103

四、增强阶级基础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要求110

1.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增强党的阶级基础110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党的执政安全需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113

五、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118

1.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首位,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119

2.“左”倾错误一度阻碍了党的阶级基础的巩固和发展122

六、走出“当代工人阶级不再具有先进性”的认识误区127

1.当代工人阶级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127

2.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出现的新问题130

第五章 维护工人阶级权益——经济与政治途径135

一、维护工人阶级的经济权益135

1.制定维护工人经济权益的政策法规135

2.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维护工人经济权益方面的示范作用142

3.构建和谐合作的劳资关系154

4.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发挥农民工集体化维权的优势164

二、维护工人阶级的政治权益173

1.维护工人在企业中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173

2.积极发展国企中的知识分子入党180

3.注重在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183

4.维护工人民主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权利185

三、提高工人的思想文化素质188

1.重塑工人的政党认同、阶级认同、职业认同和企业认同188

2.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196

第六章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现实的新挑战201

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内涵201

1.拓展群众政治参与的空间和途径202

2.保障农民阶级的权益203

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5

4.优化社会阶级阶层结构206

5.汲取社会新阶层的先进文化和意识208

二、阶层变化对党的群众基础带来的挑战209

1.当代农民阶级的变化和社会新阶层的兴起210

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状况的基本特征215

3.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对党的群众基础的积极影响218

4.社会阶层变化对党的群众基础的严峻挑战221

三、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227

1.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扩大党的群众基础228

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扩大党的群众基础230

3.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求扩大党的群众基础232

四、“两个先锋队”决定了党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236

1.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236

2.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它必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38

3.“两个先锋队”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239

第七章 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扩大群众基础的制度选择244

一、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导向协调物质利益的矛盾244

1.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244

2.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利益整合功能245

二、完善社会阶层结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51

1.培育社会中间阶层的重要意义253

2.培育社会中间阶层的对策思考256

三、法规和制度建设要体现社会公正的价值导向262

1.公平正义的时代内涵263

2.社会不公正感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265

3.保障社会公正的制度建设268

4.营造注重社会公正的社会环境273

第八章 让农民得到实惠——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根本保障277

一、保障农民的经济权益277

1.由城乡分治向城乡统筹转变277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障农民经济权益的根本之策279

3.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85

4.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90

二、保障农民的政治权益,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293

1.保障农民享有公民应有的政治权利293

2.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297

3.推进村务和镇务公开,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298

三、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301

1.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利益矛盾302

2.推进乡镇机构改革303

3.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监督306

4.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民主参与水平308

第九章 吸收新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扩大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310

一、新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面临的主要问题310

1.对新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仍存在认识误区310

2.在新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不够313

3.新阶层中的许多人员入党积极性不高314

二、在吸收新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上继续解放思想315

1.正确认识吸收新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必要性315

2.吸收新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不会使党变成“全民党”321

三、探索吸收新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的新途径328

1.建立健全党的组织328

2.积极稳妥地发展党员331

主要参考书目339

后记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