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科技资助的激励效应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翟海燕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978754295825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政府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府科技资助的激励效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1
1.1.1 实践背景1
1.1.2 理论背景5
1.1.3 概念界定7
1.1.4 研究问题1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5
1.2.1 研究目的15
1.2.2 研究意义16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8
1.3.1 研究思路18
1.3.2 研究方法22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22
1.4.1 研究内容22
1.4.2 研究框架25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27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28
2.1.1 政府资助的外生性与内生性假设28
2.1.2 政府资助的互补与替代效应29
2.1.3 政府直接资助与税收优惠34
2.1.4 外部环境差异性的影响35
2.1.5 企业异质性的影响39
2.2 有关研究评述54
2.2.1 以往研究的主要特点54
2.2.2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55
2.3 理论基础62
2.3.1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63
2.3.2 委托代理理论65
2.3.3 企业异质性假设与资源基础理论70
2.3.4 信号理论77
3研究假设82
3.1 政府科技资助的分配与决策82
3.1.1 企业参与科技资助的可能性82
3.1.2 政府科技资助动机假设85
3.2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的直接效应89
3.2.1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的互补性假设89
3.2.2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的替代性假设91
3.3 影响政府科技资助效果的企业异质性因素92
3.3.1 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的联合调节机制92
3.3.2 管理层持股的调节机制99
3.3.3 企业年龄的调节机制102
3.3.4 研发基础的调节机制104
4研究设计106
4.1 数据与样本106
4.1.1 张江园区及其科技资助政策106
4.1.2 数据来源108
4.1.3 样本分析115
4.2 变量介绍119
4.2.1 变量选择119
4.2.2 变量描述124
4.3 研究模型127
4.3.1 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决策的动机模型127
4.3.2 政府科技资助影响企业创新的直接效应模型128
4.3.3 企业异质性因素影响政府资助效果的调节机制模型131
5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133
5.1 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决策的动机估计133
5.1.1 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可能性的估计133
5.1.2 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强度的估计138
5.2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估计141
5.2.1 不考虑资助内生性时的估计141
5.2.2 倾向值匹配法(PSM)估计143
5.3 企业异质性因素的调节效应估计150
5.3.1 企业性质和规模的联合调节效应150
5.3.2 管理层持股的调节效应157
5.3.3 企业年龄的调节效应162
5.3.4 研发基础的调节效应172
5.4 本章总结173
6国内外财政科技政策的经验比较179
6.1 国内财政科技政策的经验对比179
6.1.1 要素聚集类政策180
6.1.2 功能提升类政策184
6.1.3 环境营造类政策190
6.2 国外财政科技政策的经验对比193
6.2.1 集聚项目、人才与金融等要素资源193
6.2.2 为企业开拓合作、服务、融资、国际化渠道202
6.2.3 营造良好的科技公共服务、教育培训、文化氛围207
7财政科技政策的对策研究213
7.1 明确财政科技资助政策的基本思路213
7.1.1 建立财政科技资助的财政生态213
7.1.2 形成科技资助政策支撑体系214
7.2 确立财政科技政策的设计原则与管理机制216
7.2.1 财政科技政策的基本原则216
7.2.2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的决策与管理机制217
7.2.3 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配套措施223
8总结与讨论228
8.1 研究结论228
8.2 理论贡献与创新230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234
参考文献237
后记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