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
  • 沈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4280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散居化是民族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1

第一节 历史上的民族散居化过程2

一、古代民族散居化过程2

二、近现代民族散居化过程8

第二节 当代民族散居化过程12

一、当代国际民族散居化过程12

二、新中国民族散居化过程14

第三节 人类对“散居”民族的不同认识与政策选择21

一、种族主义22

二、同化主义24

三、文化多元主义28

第四节 关于民族散居化的理论思考31

一、有关散居化问题的概念32

二、民族散居化的结构分析38

三、关于散居民族的历史地位和命运40

第二章 聚散皆有缘: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形成与发展44

第一节 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概念44

一、民族的居住形式44

二、中国共产党文献史料中对民族居住形式的论述46

三、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定义50

第二节 历史上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形成与发展51

一、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51

二、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发展52

三、在战争与和平,统一与分离中的民族大迁徙、民族大融合54

四、当代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61

第三节 散杂居少数民族形成的原因63

一、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形成的特点63

二、散杂居少数民族形成的原因66

第一节 分布状态与地缘(域)联系71

一、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基本分布特点71

第三章 形散神分散: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的特点71

二、散杂居少数民族分布的类型特点73

三、散杂居少数民族分布的区域特点76

四、散杂居少数民族分布的民族特点77

五、散杂居少数民族分布的经济文化特点78

六、散杂居少数民族分布的引申特点78

第二节 经济文化社会的适应性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依恋79

一、在经济生活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79

二、在文化生活中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81

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心理承受力84

第三节 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关系特点85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86

二、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特点91

三、影响散杂居民族关系的因素96

第一节 新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发展历程100

第四章 波浪式前进:新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历程与成就100

一、开创奠基阶段(1949—1957)101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6)110

三、瘫痪倒退阶段(1966—1976)113

四、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2)114

五、深化提高阶段(1993至今)116

第二节 中国散杂居民族工作的成就117

一、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118

二、散杂居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121

三、散杂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得到了普遍尊重和保障129

四、散杂居少数民族的三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36

五、散杂居民族工作的行政法规体系初步形成138

第五章 新瓶装新酒: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内容与形式139

第一节 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意义139

一、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要性139

二、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是我国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41

一、最大限度地满足和维护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利益143

第二节 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内容143

二、充分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权利148

三、加快促进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发展162

第三节 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形式164

一、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164

二、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机构165

三、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167

四、深入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规的宣传教育168

五、加强民族法制建设170

六、加强合作意识、提高协调水平171

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促进民族工作的社会化171

八、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和民族干部的作用172

九、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172

十一、办实事,及时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和难点问题173

十、强化对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173

第六章 交流与冲突: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现实状况分析175

第一节 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基本现实状况175

一、散杂居少数民族的人口与分布175

二、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与分布182

三、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状况185

第二节 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现状分析188

一、人口流动加速,民族摩擦增多188

二、经济联系紧密,利益冲突增多192

三、文化交流频繁,民族意识增强194

四、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政治平等权利的要求提高195

五、发展不平衡,扶贫任务艰巨195

六、撤(并)乡建镇,民族乡怎么办?196

七、机构精减,工作任务加重197

第一节 总体现状198

一、散杂居民族工作的地位不断提高198

第七章 得失皆有益: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分析198

二、散杂居民族工作机构得到不断加强,职能进一步强化199

三、散杂居民族工作领域逐步拓宽,内容更加丰富199

四、散杂居民族工作经验更加成熟199

五、有关散杂居民族工作的理论初步形成200

六、散杂居民族立法工作有所突破200

第二节 经验分析201

一、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重要前提201

二、健全的制度是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重要保障203

三、宣传教育是让社会了解散杂居民族工作的基本手段205

四、调解涉及少数民族的纠纷是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重要职能207

五、培养民族干部是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面210

六、发展民族经济、教育、文化事业是散杂居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211

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权益保障是散杂居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挑战215

八、对口支援工作是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重要延伸217

九、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是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重点之一218

十、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是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重要补充和未来方向220

第三节 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222

第八章 鲤鱼跳龙门:21世纪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展望225

一、散杂居民族工作范畴将越来越宽,任务也将更加繁重225

二、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权利意识将逐渐增强226

三、民族地区的发展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影响增大227

四、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教育和文化发展,将更加受到关注227

五、散杂居民族关系出现新的特点228

第九章 结论:中国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全面性与彻底性230

一、全面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并针对少数民族的特点,制定特殊政策和措施231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少数民族行使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234

三、对散杂居少数民族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以保障其平等权利235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构,从机制上为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提供保障238

五、国际人权与少数民族平等权利保护239

后记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