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纷争处置方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闻纷争处置方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0039273.jpg)
- 丁邦杰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15925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新闻工作-侵权行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闻纷争处置方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
一 记者的抗压力4
二 传媒的杀伤力7
三 社会的承受力10
四 正反向角力种下苦果与甜果13
第二章 引发纷争的常见矛盾冲突点18
一 主干失实与枝节不准22
1.完全造假恶意侵权25
2.一点缺憾授人以柄27
3.认同差异产生杯葛29
二 曝光阴私和侵犯隐私权31
1.报道快感VS当事人痛苦32
2.“推论”演绎VS公民私密34
3.暗访触角VS敏感区域35
4.肆意曝光VS公共利益38
5.道德审判VS掀起裙角41
三 源头错误及记者“有辜”43
1.因为权威来源所以不再核实45
2.因为媒体“倒手”所以不怕担责47
3.因为源在海外所以放心整合49
4.因为匿名交待所以无需核实50
四 违规发布同捅马蜂窝54
1.在政治口径方面打“擦边球”56
(1)以外说内56
(2)学者论政57
(3)时评肇事58
(4)史海钩沉59
2.在政策宣传上坐“过山车”60
(1)突破程序抢发61
(2)解读错误乱发62
(3)揣摩口风瞎发63
(4)反调质疑硬发64
五 “意外伤害”也要担责?65
1.失衡报道65
2.歪打正着67
3.用语失当69
4.避讳未及70
六 胡搅蛮缠者闹中求胜72
1.无理取闹型73
2.狮子开口型75
3.暴力倾向型77
4.文攻武吓型79
七 从面子至上到找台阶下80
1.给个“说法”万事皆休80
2.不打不成交之江湖行规82
八 寻求补偿平衡心理84
1.“打一下”要“揉一揉”85
2.求正面抵消负面86
3.收到金钱方能消灾88
九 争夺领地而业内阋墙91
1.发行量收视率互指造假92
2.客户源广告单抢中有诈95
3.影响力排行榜超人神话98
十 新闻报道同行对垒100
1.记者用笔掐起架101
2.老总撸袖上战场102
3.媒体战背后的角逐104
第三章 外部施压的六种基本套路106
一 网上造势 屈人之兵107
1.曝光未发前的“灭火”作用108
2.曝光已发中的阻击作用109
3.曝光结束后的“清扫”作用111
二 上峰招呼 泰山压顶113
1.扼杀整个报道114
2.削弱批评锋芒116
3.媒体遭到整肃117
三 说情迂回 私交软化119
1.来自上级机关120
2.来自媒体同行122
3.来自家属亲朋124
四 法律文书 威胁博弈126
1.坟堆上架炮——吓鬼的128
2.玩真刀弄真枪下战表130
3.缠讼滥诉和你死磕132
五 另找媒体 反弹琵琶134
1.就曝光本身唱反调135
2.负面形象正面包装137
六 广告收买 回购批评140
1.大户常年保护名单之批发买卖141
2.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单笔交易144
3.贿赂与敲诈难扯清之曝光埋单145
第四章 媒体应对纷争要义148
一 不怕事也不恶意制造冲突150
1.及时平等地与纷争对象沟通论理151
2.敢于直面文武双全的闹事者152
3.把可能的矛盾设计到极点状态153
4.三十六计和为上计154
二 在都有尊严的前提下化解争端155
1.媒体护尊是舆论发声和新闻从业的底线156
2.让对手平等争辩有运用媒体话语权的机会159
3.主动给体面台阶可下而不“赶尽杀绝”160
4.在维护事实的大前提下尽可能适当让步162
三 不战而屈人之兵163
1.非法庭诉讼的方式164
2.非上级领导裁决的方式167
3.非引发暴力的方式168
4.非经济赔偿的方式170
5.不打不成交的双赢结果171
四 寻求“低碳了结”172
1.媒体老总处置纷争不以战胜对手为终极目标173
2.司法断案把调和息讼当作新闻官司的重要追求175
3.社会形成宽容媒体出错并给它机会改正的风气178
五 绝不挑战法规和纪律“红线”182
1.不在党和政府根本利益上闹纷争183
2.不与带有“高压电荷”的对象争输赢186
3.不拿媒体生死和记者前途做筹码下赌注188
(1)保媒体不受伤害,记者要作出的牺牲189
(2)保记者免遭重处,媒体要扛住的压力190
(3)上下联手共同抗衡外来冲击波191
第五章 纷争处置前后的关键技巧193
一 找茬与投诉的两种不同接待195
1.设专司接待投诉的部门或编辑195
2.尽快辨别来者意图,制定对应策略196
3.注意四种难缠的投诉者198
二 让他发泄、倾诉完了再理论201
1.悄然冷场203
2.借故转移204
3.绵里藏针204
三 记者编辑不得私了205
1.研究私了动因206
2.关注私了隐患206
3.止住私了代价207
四 检点媒体自身失误208
1.对大众负责、对报道事实负责,彰显职业胸襟210
2.自我检点的几个重点易错部位211
五 在退让的底线前止步213
1.依法退让是最牢靠的“止损”依据213
(1)停止侵害214
(2)赔礼道歉214
(3)消除影响214
(4)赔偿损失214
2.新闻纪律是退让最规范的参照系215
3.道德道义是退让最基本的出发点216
4.内设“止损红线”216
六 软化语境与威慑场域之运用217
1.接待中的尊重、倾听、重视、同情217
2.创造软化语境的重要技巧218
3.制造威慑场域220
(1)先以静制动221
(2)后晓以利害221
(3)再出示“黄牌”222
七 保护媒体尊严和人身安全222
1.舆论公器时常受到暴力威胁222
2.眼睛向内严防失尊225
(1)严把报道质量关有错必纠225
(2)发现滥用话语权一律严处225
3.合力对外依法维权226
(1)支持员工挺直腰杆行使舆论监督权226
(2)谋求司法和行政机关撑腰支持226
(3)借助记协的力量形成行业威权227
八 书证至少要保存两年以上228
1.书证在新闻纷争中的法律地位228
2.采访书证常见的七大破绽229
3.书证存留时间的长短231
4.有效书证的基本要求232
九 冲突性质起变果断关闭协商之门234
1.报道无懈可击,对手十分猖狂236
2.记者枝节问题,对方乱开天价237
3.遭遇蛮横粗暴,已现财产损失和人身威胁238
4.投诉内容事关重大,私了可能影响全局238
5.法院传票上门,威逼媒体就范239
十 重大纷争了结要有书面协议立此存照241
1.白纸黑字公平约束双方241
2.留存法律规范书证为媒体免责减责242
第六章 平息风波的特殊方式方法244
一 直接给最高领导发送内参247
1.启用“通天”管道紧急危机公关247
2.防止反映问题失衡偏颇248
3.“临时抱佛脚”与功夫在诗外249
二 迅速占领网上制高点250
1.舆论的主战场正向网络转移250
2.可怕的“水军”和幕后操手251
(1)删减不利信息与言论252
(2)抹黑正义媒体和记者252
(3)恶炒事端编造假象和冤情253
(4)人为“切割”混淆视听256
3.网络风波下的具体抢滩之道257
三 群体性事件尊重培养意见领袖260
1.从认识到尊重260
2.从交互到交友262
3.从掌控到培育265
四 选择恰当方式做出适当让步266
1.矛盾激化到极端的基本处置原则266
2.时机选在暴力或司法倾向出现前267
3.让步的两个忌讳问题269
第七章 在报道炒作中寻求解压272
一 炒作不是负面专用手段273
二 “解压炒作”的常见套路273
1.深揭黑幕273
2.行进式“追杀”274
3.援引公众舆论276
三 技术禁忌与法律禁忌277
四 占领话语高地引领舆论导向278
1.影响社会大众判断279
2.失语意味着败局的结果280
五 争取兄弟媒体的报道声援282
1.声援的邀约283
2.声援的规模284
3.声援的操作285
六 对反向观点不是封杀而是解析287
1.彰显媒体的公正和大度288
2.体现记者的操守和智慧289
第八章 对簿公堂 媾和庭下293
一 “三证”齐全上战场298
1.书证299
2.物证300
3.证人·证言301
二 寻求责任豁免及其抗辩理由303
1.新闻报道还原了真实305
2.媒体评论和批评出于善意305
3.舆论监督立场公正306
4.消息来源权威可靠307
5.业经当事人同意308
6.新闻价值符合公众需求309
三 庭上强硬交战 庭下“两向摸底”311
1.堂上激辩对决311
2.私下沟通交流314
3.间接找人“过桥”314
四 法外和解 金蝉脱壳316
1.传递修好意向317
2.满足合理要求318
3.淡化是非对错318
4.和解详情守秘318
五 经济和名誉损失的两难抉择320
1.预估损赔尺度320
2.设置“止损上线”321
3.搭建调解管道322
4.敲定免判赔付323
六 反诉:回击恶意新闻侵权诉讼324
1.媒体反诉的适症对象325
2.媒体反诉的充足理由326
3.媒体反诉的时效和时机328
4.媒体反诉的效果诉求331
七 舆论监督不能止于新闻官司332
1.应诉的“陷阱取证”及深入调查新开端333
2.在庭审阶段吁请社会舆论广泛声援336
3.判决下达之日就是彻底披露真相之时339
(1)公布恶状细节339
(2)分析胜败要素340
(3)交代案后背景341
4.严防话语权暴力和恶意倾向性报道341
第九章 酿成新闻事故如何善后343
一 新闻事故的类别和界定344
1.政治性事故345
2.事实性事故346
3.技术性事故348
二 新闻事故处置的“三不放过”原则349
1.新闻事故的原因不查清不放过350
2.新闻事故责任人得不到处理不放过353
3.新闻事故的教训不吸取、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354
三 新闻事故的应急处置办法355
1.召回355
2.堵洞356
3.修补357
4.媾和358
5.报错359
6.停刊360
四 媒体应急处置新闻报道事故的基本原则360
第十章 力避纷争的上上之策362
一 自律置换他律 自尊赢得他尊367
1.工作守则与道德信条367
2.三管齐下自我约束369
3.全民修正社会共管375
二 矛盾冲突正反方意见的平衡376
1.平衡止争概念的实际化377
2.平衡止争操作的前提要件379
(1)对立双方信息展示大体相当380
(2)不同观点交锋基本清晰表述381
(3)特别尊重弱势群体话语权382
3.平衡止争报道的一般技巧384
(1)“舌头含在嘴里式”判断是非384
(2)“半斤八两式”正反写实385
(3)“无罪推定式”听他辩驳386
(4)“补救疗伤式”矫正失衡388
三 把纷争消解在萌芽状态389
1.报道纷争起始的七种征兆390
2.针对萌芽状态纷争的消解之道390
(1)避锋迂回 曲线获取391
(2)码实铁证 再行曝光391
(3)内部把控 加设“防火墙”392
(4)闻过即改 及时修正394
(5)反弹威胁 强势压邪395
后记397